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备原料,放射性131碘和稳定性碘具有相同的生理生化特性,甲状腺组织同样对它有高度的吸收和浓集能力。大量浓聚的放射性 131碘使甲状腺受到辐射作用,部分甲状腺组织被破坏,使甲状腺激素生成减少。这是因为131碘是一种不稳定的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可发射γ 和β射线(其中99%为β射线),β射线属于核射线的一种,通过其电离辐射作用使甲状腺细胞灭活,从而降低甲状腺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射性131碘治疗虽然有效,但其困难是准确地计算服用的剂量,以使甲状腺功能恢复到恰到好处的程度。剂量不足则甲亢仍然存在,需要服用抗甲亢药物;剂量过大,电离辐射灭活甲状腺细胞过多时,就导致甲状腺激素不足,从而发生甲减。
甲减是放射性131碘治疗很常见的共发症。甲减分2种类型,一种是一过性甲减,另一种是永久性甲减。一过性甲减病人的症状往往较轻,经6~9个月可自行消失,不需做任何处理。这是由于受放射线损伤不全的甲状腺细胞功能有所恢复或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代偿增生的缘故。永久性甲减,不论131碘的剂量多大,随着时间的延长,甲减发生率均逐年增多,这是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晚期很严重的并发症和很好的威胁。放射性131碘治疗诱发甲减的发生率和131碘的剂量有关,一般剂量愈大,甲减发生率愈高;但有小剂量也可以诱发甲减、这说明甲减的发生可能还和个体对放射性131碘的敏感性等因素也有关系。
日本福岛核泄漏之后,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碘131。由于放射性物质造成的损害依照目前的科学技术是没有办法人工消除的,只有通过自然的半衰期,慢慢减退。所以说,核泄漏才会引起世界如此大范围的恐慌。
实际上,早在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导致核爆炸后,这2个地区因为核辐射导致幸存者中白血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7年后达高峰,较非照射者高达50倍,以后15年内发病率均比一般人群高。也就是说,一次接触核射线,其辐射损伤可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同样,一次放射性131碘治疗后,永久性甲减的发生率,国外有报道第一年为5%~11%,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发生率逐年递增,10年内为30%一70%,20年后可高达80%。
甲减的主要症状有:浑身软弱无力,易疲乏,爱睡觉,原来爱出汗者会感到出汗明显减少,皮肤粗糙发干,怕冷,头发干燥、稀少,工作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食欲欠佳,时常感到肚子胀,便秘,体重增加,心率减慢,性欲减退,男性可出现阳痿,女性多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有的可出现不孕症,病人总感到自己脸胀、手胀、腿胀,但用手按却没有凹陷,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黏液性水肿性昏迷。可见于因为甲亢或甲状腺癌行甲状腺放射性131I治疗或手术的病人。虽然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也可能导致甲减,但一般减少药物剂量就可恢复,基本上不会产生永久性甲减。
因此,碘131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甲减,而且甲减的发病率随着时间的增加会逐年上升,有的五年后或者十年后才会发现甲减了。甲亢一般用药2~3年,可以停药,而永久性甲减需终身服药,终身查甲功。这样,一个短时间可治疗的疾病就转变成一种终身需治疗的疾病了。
此外,碘131会造成突眼,突眼的甲亢患者是不主张碘131治疗的。